3月13日,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科技特派员陈迪文团队携农业新质生产力成果深入沙坪镇,通过"理论研讨+实地把脉"的方式,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科技特派员团队与驻镇工作队、镇村干部开展座谈交流,并深入下坪村试验田、关山村黑山羊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共谋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在座谈会上,三方围绕撂荒地复耕,结合沙坪地区石漠化特殊环境条件,对适合当地种植作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抗逆优势及推广价值展开深度研讨。科技特派员团队给沙坪带来了两个新品种玉米种子,系统解析了新品种在耐旱性、产量提升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并提供种子包衣技术提高种子活力,同时提出"以点带面、梯次推广"的实施方案,为优化沙坪镇种植结构、增强农业产业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移步田间地头,团队在下沙坪村撂荒地试验田开展精准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地形地貌、测量土壤墒情、观测气候特征,结合数据分析,科学规划种植时序,科技特派员建议采取"错峰除草-适期播种-动态监测"的闭环管理模式,在确保作物存活率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种植规程,为后续全镇推广夯实技术基础。
在关山村黑山羊养殖基地,科技创新与传统养殖的融合实践令人耳目一新。科技特派员团队重点考察"光伏鳞甲"生态矩阵,现场论证"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的三维发展模式。针对光伏板间适合种植的特色作物品种选择、饲草料自给系统建设等关键环节,提出"种养循环-资源再生"的绿色发展方案,助力打造600只养殖规模的黑山羊智慧养殖示范基地。
此次科技下乡行动通过"把脉问诊开良方"的精准服务,为沙坪镇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科技动能。驻镇工作队表示将持续深化院地合作,建立"专家智库+示范基地+农户参与"的常态化协作机制,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在田间地头扎根结果,携手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种子与种苗繁育技术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