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台风 “桦加沙” 后甘蔗恢复生产措施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5日来源: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

9月24日17时左右,台风 “桦加沙” 在阳江海陵岛登陆,随后过境湛江蔗区。过境期间,湛江蔗区普遍出现8~9级风力,导致部分甘蔗倒伏,从整体情况来看,灾害影响相对较小。当前,湛江甘蔗大多处于伸长中期,植株高度较高,台风带来的强风与暴雨叠加,致使甘蔗出现一定程度倒伏,不仅干扰甘蔗正常生长节奏,还对后续产量形成与含糖量积累构成潜在威胁。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国家糖料体系及广东省甘蔗剑麻创新体系专家团队在调研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恢复生产意见:

(一)甘蔗倒伏后的处理措施

1. 把握最佳处理时机:台风结束后,需待田间积水初步排除、土壤湿度达到 “不黏脚” 状态时,立即启动扶蔗作业。若错过此时机,蔗株可能因趋光性向上生长而发生弯曲,后续扶正难度将大幅增加,且易出现折断情况,进而导致损失扩大。

2. 科学实施扶正与固定:扶正蔗株时,动作需轻柔缓慢,避免因拉扯力度过大损伤根系与蔗茎;固定环节采用 “两行交叉捆扎成‘人’字形” 的方式,捆扎位置以蔗株2/3高处为宜,捆扎力度需适中,既要保证固定效果,又不能压迫蔗茎影响生长;固定完成后,需及时培泥压实蔗根周围土壤,增强根系稳定性,助力蔗株尽快恢复直立生长状态。

3. 适时解除捆绑物:待扶正后的甘蔗植株恢复生长15天左右,需及时解开捆绑绳索。若捆绑物长期不拆除,易束缚甘蔗叶片展开,影响光合作用效率,进而导致产量下降,及时解除可确保植株回归正常生长轨道。

(二)配套恢复生产措施

1. 开展田间积水排除:台风过后,需第一时间对蔗田积水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针对低洼易积水地块,采用 “机械排水+人工清沟” 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排水速度,尽快排净田间积水。若积水长时间滞留,易导致倒伏甘蔗根系缺氧浸泡,引发根系腐烂,影响根系吸水吸肥功能,及时排水可为倒伏甘蔗恢复生长筑牢基础。

2. 强化蔗田清理与病虫鼠害防治:清理蔗田内折断的蔗茎、残叶及各类杂物,从源头减少病虫滋生环境;考虑到台风后空气湿度大、植株抵抗力下降的特点,可及时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药剂,同时搭配安全合规的灭鼠药剂,全方位防治病虫鼠害对倒伏后长势较弱的甘蔗植株造成侵害。

3. 合理补肥促进生长恢复:当前倒伏甘蔗若仍处于生长期,因根系受损影响,甘蔗吸肥能力会明显减弱,极易出现脱肥现象。对此,可通过无人机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补充生长所需养分,帮助倒伏甘蔗快速恢复长势,最大程度减少产量与含糖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