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群体密度是提升单产的核心策略。针对当前甘薯生产上存在的“种植密度低,群体产量增益差”的突出问题,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联合海南大学研究团队以甘薯品种烟薯25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
研究表明,适当增密(株距20cm, 垄距60cm, 文中D20处理)可协调甘薯冠顶层与冠底层的光分布,促进单株光合效率,增强了叶“源”的同化和输出能力;提升光合产物在块根“库”中的积累;提高了单株结薯数,特别是中等大小(鲜重100-250g)的薯块数量,进而提高了块根产量和商品性。该研究成果可为热区甘薯高值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相关成果以题为“Appropriate Planting Density Can Improve the Storage Root Yield and Commercial Features of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by Optimizing the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gronomy-basel (中科院2区,IF=3.33)。
图 栽植密度对甘薯叶片光合效率的影响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海南产业技术研究院梁清干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王勤南研究员、海南大学朱国鹏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专项、广东省科学院发展专项等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agronomy14112579
(海南育种科研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