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蔗是一种专供鲜食的甘蔗,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和铁,但果蔗育种工作进展缓慢。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以下简称“南繁种业所”)海南基地作为广东省甘蔗种质资源圃建设单位,已收集近百份果蔗种质资源,对果蔗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评估是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前提条件,表型性状为确定育种目标提供了直接且便捷的手段。
近日,南繁种业所王勤南团队在国际期刊《Plants》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tic Diversity Evaluation of 70 Chewing Cane Germplasm Resources Based on Phenotypic Trai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36个表型性状对70份果蔗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果蔗资源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7个性状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三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小,其中地方品种(Lv)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保留了更多的优异基因型。基于遗传相似性,通过聚类分析将资源分为三个类群、五个亚群和五个亚亚群,超过一半(54%)的资源形成了独立的聚类。在三个群体中,共鉴定出与果蔗种质资源13个表型性状相关的26个优异等位基因型。基于表型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果蔗种质资源的利用、亲本选择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南繁种业所王勤南研究员、吴建涛正高级农艺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谢静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省属科研机构稳定性支持子课题等科研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plants14193111
(海南育种科研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