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传播科普动态

南繁七十载 · 薪火传新代——小学生科普研学走进南繁种业所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3日来源: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

7月16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普研学活动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以下简称“南繁种业所”)与三亚市崖州区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此次活动以“南繁七十载·薪火传新代”为主题,带领50名小学生走进南繁科普文化基地,通过沉浸式的科学体验,让同学们在田间地头探寻作物生长的奥秘,在实验室里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不仅为青少年打开了农业科学的大门,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

甘蔗的生命密码:从萌芽到甜蜜的成长之旅“甘蔗也要‘相亲’吗?”在谢静高级农艺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化身“甘蔗小侦探”,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农业科技探秘之旅。田间地头,一段有关甘蔗生长的全生育期,通过谢老师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杂交智能温室里,谢老师又通过“甘蔗结婚”比喻,让孩子们理解了杂交育种的神奇过程,在介绍到自动调节的温湿度系统时同学们也是惊叹不已。

来到实践环节,谢老师带领大家亲手种下比芝麻还小的甘蔗种子,每个孩子认真地将它们埋入土壤,并在种植盆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要培育出最甜的甘蔗!”一位同学兴奋地说道。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方式,不仅让孩子们直观了解了甘蔗从种子到成熟的全过程,更有效培养了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玉米的“色彩魔法”:解码舌尖上的遗传学。秦元霞博士带来的玉米“调色盘”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课堂瞬间沸腾起来。紫色玉米富含“抗氧化卫士”花青素,黄色玉米藏着“护眼高手”叶黄素。在充满趣味的互动问答中,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等不同品种轮番登场,同学们通过实物对比,抽象的遗传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当大屏幕上播放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的小视频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声。秦博士现场演示了玉米的种植过程,更是将抽象的遗传学原理变得生动可感。这场趣味横生的科普课,不仅让孩子们读懂了玉米的“成长秘语”,更在自然奥秘与科学的碰撞中,点燃了探索农业科技的热情。

实验室的“科学魔法秀”:当液氮遇上显微镜。走进南繁种业创新实验室,眼前的各种精密仪器让同学们目不暇接,许环映老师为大家一一介绍着各种仪器的功能。最让同学们兴奋的是,用-196℃的液氮上演科学魔术。“三、二、一,见证奇迹!”随着科普老师将翠绿的叶片从液氮中拿出,叶片在白色雾气中瞬间冻成晶莹的“植物脆片”,轻轻一敲便碎落成星,引得孩子们惊呼连连。“这不是魔术,这是科学!”许老师用生动的比喻,将深奥的低温生物学原理化作触手可及的视觉盛宴。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同样精彩纷呈:当同学们第一次通过目镜看到植物呼吸气孔时,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有的孩子认真描摹着玉米种子的显微结构,有的则围着老师探寻细胞的奥秘。这场融合极寒实验与显微观察的沉浸式体验,让课本上的生物学知识“活”了起来。

此次活动,打破了田间实践、趣味课堂与实验室的界限,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成了可以触摸、可以体验的奇妙旅程。当同学们把甘蔗种子种进去,覆盖薄土,喷洒水花的那一刻,我们知道,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同时赋予了他们科学薪火传承的希望。

崖州妇联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Orte5yHR3OZ8VWh5qFjHPA

(海南育种科研基地/供稿)